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中丞·双玺】中式风韵,敬献于此

亳州房天下  2018-08-29 17:01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同源于自然,中国古人通过对自然的模仿、类比,经验化成本能的认识,成就了传统文化内涵。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一部分,在设计创作思想方面,也源于古典文化在建筑领域的延展。中国红、长城灰、玉脂白等已成为新中式建筑色彩的标志。现代新中式建筑不是单纯模仿古建形式,而是在传统建筑形态的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同源于自然,中国古人通过对自然的模仿、类比,经验化成本能的认识,成就了传统文化内涵。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一部分,在设计创作思想方面,也源于古典文化在建筑领域的延展。下面,我们来看看关于现代新中式建筑风格的发展。

新中式建筑产生

如何将我国现代建筑设计成为现代的而又能回归到自己的经典,如何展现古老的文化内涵而又不失有全球文明的特质是当下建筑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因此我国的现代建筑应具有的建筑风格是这样的:“中而新”是上乘、“西而新”为次、“中而古”再次、“西而古”是下乘之下的建筑设计理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外来建筑风格涌入中国,中国成为了外国建筑的“实验场”,风格迥异的外来建筑充斥的中国市场,中国需要自己的建筑师设计出具有自己特色“中式建筑”;再次,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上材料、材质的应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建筑形式上不再拘泥于“后墙方窗大屋顶”,结构、保温、隔热上也不在仅仅依靠砖石木构,有了新的技术和形式。因此无论是从文化演进的角度还是技术发展的层面来考虑,中国需要“中而新”的上品建筑,新中式建筑产生是必要的。

新中式建筑风格的表现形式

在空间布局上,新中式建筑既保留了传统文化内涵,又体现了时代特色,打破中国传统布局上死板、不灵活的格调。例如万科第五园,其整个住区的布局是由中央景观带分隔而成的两个大的“院落”组成,各组团内部又由深幽的街巷或步行小路以及大小不同的院落组合而成,形成了舒适宜人、亲切有人情味的邻里居住空间。

在建筑形体上,新中式建筑要通过建筑本身形态的回归寻找传统文化的底蕴,也就是将传统元素加以改造和创新用于新建筑,从而创造出具有中国韵味的新建筑。如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选取了传统建筑中斗拱这一元素作为整个建筑形象,造型既新颖独特又体现出中华精神。

色彩搭配上,江南水乡的粉墙、黛瓦、青砖体现了南方山清水秀的环境色彩,而北方的琉璃瓦,红院墙则体现了与环境强烈的对比。中国红、长城灰、玉脂白等已成为新中式建筑色彩的标志。

新中式建筑的未来发展

新中式存在的问题。虽然新中式建筑发展已经进入了比较成熟的阶段,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大多数是在经典案例基础上去借鉴,从而出现了乱用,套用的现象;

2.许多项目往往追求传统建筑的经典形式,忽略了空间的本质;

3.建筑设计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与周围环境的结合,显得非常生硬。景观也应该是建筑的一部分,不能各自为政。

未来发展的探索。针对目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新中式建筑的风格发展应该是:

1.对于新中式元素的应用,已有十分成熟的抽象和概括,在对其加以利用的同时,要注意建筑与建筑风格的完整性,避免乱用、套用、形成混杂,不伦不类的形式;

2.与空间、环境的组合方面,讲求“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强调景观与建筑的整体性,使景观和建筑共同营造实用、人性化的环境;

3.在材质选用上,利用现代新建筑材料,如混凝土、钢、玻璃等,通过现代设计理念与手法,创造出具有传统建筑文化内涵,形式新颖的新中式建筑。

总之,新中式建筑可以说是对中国式传统建筑建筑文化继承和发扬的产物。现代新中式建筑不是单纯模仿古建形式,而是在传统建筑形态的基础上,在建筑师理性科学的分析的前提上,通过对传统文化及现状时代发展要素去有所创新。新中式建筑只有不断的追随时代的步伐,展望未来,才能更好的被人们所接受。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